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屈文生作客外语论坛谈《望厦条约》订立前后中美照会及翻译活动
作者:编辑:审核:时间:2017-05-06点击:
   5月5日下午,应新葡萄8883官网AMG邀请,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屈文生教授做客外语讲坛,围绕《望厦条约》订立前后中美往来照会及翻译活动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院长姚孝军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和MTI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屈文生教授从翻译史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中英文档案文献,与听众分享了就中美档案间抵牾和出入得出的新发现。讲座伊始,屈文生教授梳理了《望厦条约》的历史背景,接着介绍了1844年美国外交使团“顾圣使团”先后同护理两广总督程矞采、钦差大臣耆英展开约半年之久的照会交涉。
   屈文生教授的讲座以小见大、材料丰赡、深入浅出。他以中方对使团公使大臣汉译名“顾圣”到“顾盛”的改写为例,探讨了历史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人名与外交及政治的关系。紧接着,屈文生教授通过照会事项简表分别介绍了顾圣使团中伯驾、裨治文、卫三畏及赫宁茨这四位译者,并从内容上和时间上对使团在华期间的照会交涉和照会翻译活动进行了介绍。从内容上看,翻译活动主要围绕着使团是否可以北上进京、徐亚满事件的处理及《望厦条约》文本协商等三大主题;从时间上看,翻译活动又分为顾圣与护理两广总督程矞采和钦差大臣耆英之间交涉的两个阶段。屈文生教授对中美双方往来照会围绕的顾圣职衔及照会平行文本、徐亚满案、税册重加厘定、国书呈递、《望厦条约》的溯及力问题这五各方面进行了清晰细致的分析,通过职衔、抬头格式的更改,徐亚满案与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对铅的译法,利用“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法律原则解决船厂纠纷等例子,总结了顾圣使团对美国在华开展商业活动、中美外交、对传教势力壮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提问环节,屈文生教授耐心回答了师生提出的疑问,并对译介外国翻译理论、如何实实在在做研究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讲座在多轮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文字作者:熊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