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郑冰寒做客外语论坛讲解跨界口笔译过程研究
作者:编辑:审核:时间:2016-03-26点击:
  325日上午,英国杜伦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郑冰寒老师莅临新葡萄8883官网AMG,为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跨界:做有影响力的口笔译过程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副院长杨革新主持了本场学术活动,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MTI研究生和慕名从武汉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赶来的兄弟院校老师一起聆听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郑冰寒博士对过去30年描述翻译研究,尤其是过程导向的描述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进行了简要梳理,并指出跨学科研究和实证研究对于解开译者大脑黑匣子十分重要。翻译是宇宙进化以来最为复杂的人类活动,要解开这个黑匣子的秘密,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法、内省法、有声思维法、击键法、眼动法、核磁共振法等。郑博士重点演示了后四种翻译过程研究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郑博士勉励在座的听众说,我国翻译研究者一定要努力赶上全球翻译研究前沿,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超迈前人的引领性研究成果。目前,郑博士及其杜伦大学团队正采用核磁共振法进行翻译过程研究,就是这种引领性研究的体现。郑博士同时指出,采用最新的、引领性的研究方法并不意味着传统方法不再适用。最好的办法是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以保证结论的科学性。

讲座现场听众普遍反映,本场学术报告内容丰富、直指学科前沿,让人感觉非常震撼、非常科幻但又非常接地气,郑博士演示的方法具有切实可操作性,有助于青年学者克服翻译实证研究的技术恐惧症。这与郑博士幽默睿智、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报告风格不无关系。郑博士强调说,翻译实证研究尤为强调质疑精神,要在常人不疑处提出疑问,凡事不要想当然(Don’t take something for granted。翻译研究者要敢于追求卓越、直面挑战,如此方能打通不同学科的界限,做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口笔译过程研究。

正是秉承这种精神,郑博士轻松、“任性”地从英语学界跨越到了中文学界,从翻译学界跨越到了心理认知学界,从外语学界跨越到了国学界、从国内学界跨越到了国际学界,在翻译过程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和中西比较文化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中,郑博士通过言传身教、现身说法,为听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最后,本场学术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文字作者:覃江华)

人物链接

郑冰寒,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主席,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访问院士,杜伦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高级讲师(终身席位),研究生部副主任翻译学与语言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高级研究员,及伦敦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和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学家学会外聘考官。研究方向为口笔译过程研究、认知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出版著作涉及翻译学和国际汉语教学等领域,并在国际国内译学期刊《巴别塔》,《视角》,《翻译与口译研究》,《亚太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从事《口笔译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项目;并作为特邀编委,主编《翻译与口译研究》特刊之《比较口笔译研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