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十五天,我不知道我能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改变,但我知道自己从孩子们身上收获了太多太多……”,在我校新葡萄8883官网AMG党员支教团成员张志刚的QQ 空间里,一行记录自己自7月9日以来近半个月的支教心迹的文字格外引人注目:在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里,他和支教团内共13个成员不仅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感动,也见证了他们自己的成长。
耕读路上,见证个人成长
每天早晨6点30起床去市集买菜做饭;8点伴着铃声踏着铃声步入教室,开始一天7节课的教书生活;中午下午放学后按时护送没有家长接的孩子们回家;晚上则要备课到11点多才会回到寝室休息……支教队员们的生活看起来紧张有序,实际上,这已是他们不断适应的结果:对于支教,不少队员们在去之前对于自己的支教环境和条件就已经做出了种种设想:身处山间,环境闭塞,条件简陋,交流有碍……然而,当他们真正投入到教学进程去时才发现,自己要面对的远不止这些障碍。
上课要与活泼淘气的“熊孩子”们斗智斗勇,下课后则要迅速准备好教案教具奔赴下一个教室;中午下午自己围着灶台炒菜做饭,晚上则要抽出空来编写新教案,与同伴们交换教学心得。“我感觉自己一下子理解了自己的老师们!”支教团成员盛艳芳笑坦言“以前自己是学生的时候,还很难理解老师们的严格的管教,现在我慢慢理解了他们的一片苦心!”;而队员朱韵歆则笑称有了这些天来自己做饭的经历,“厨艺精进了不少!”;另一位成员张萌则提及了自己在面对支教时诸多繁杂的事情感到手足无措的时刻,孩子们的喧闹无序和同事们交付的工作任务使她心力交瘁,没有头绪的她面对这一切不争气的落了泪。“现在想来,那件事给了我以深刻的教训:面对孩子们的期许,自己作为老师,也不能轻而易举的认输,以泪洗面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成长到更加坚强才是!”;不是第一次参与支教活动的周楠总结出了更多的教学经验:想要让孩子信服自己,自己的工作就要做到齐备准确。她坚信这不仅适用于支教事业,更对她“今后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技能方面的提高,志愿者们也收获了属于内心的愉悦:支教队的徐子葳表示,能够参与支教活动是他大学生涯中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作为教学组的成员,他在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了外院专业特色与成员们的个人特长设置了相应的课程。看到孩子们上课时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和志愿者们充满成就感的笑容,他感到自己的辛勤工作获得了令他自豪的成就。
教书途中,传递爱的火炬
除了为孩子们带去知识的魅力,支教队员们也和当地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那些因支教而度过的日子里,感动与喜悦总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老师们!感谢你们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陪伴!”五年级学生何慧在老师们的留言簿上这样写到。回顾这十五天来的生活,这个平日内向文静的孩子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自己成绩不佳,学起东西来也总比别人慢,所以上课时也不敢主动举手发言,怕惹人笑话。班上的老师发现这个状况后,开始有意识的在课下和她聊天谈话,上课也鼓励她主动表现自己。慢慢的,她变得更加大胆自信了。“班主任还任命我当了一天的执行班长呢!”她掩饰不住笑意的说到,老师们的陪伴与支持使她与老师间有了更多的信任,对待老师们的教学也更加认真和投入了。
初二学生王润笙之前一直是班上有名的“调皮鬼”,疯赶打闹起来就收不住的样子总令班上的老师和同学们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气。然而随着支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却惊讶的发现,这个平日里一点儿不听劝的“熊孩子”竟变得平和温柔了起来。“晶晶老师是我的‘女神’!”当他提及自己的班主任,支教团成员徐晶晶时,脸上露出了别样的光彩。他表示,以往自己总是会遭遇老师们的严厉批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治住了他的贪玩疯闹,却也令他感觉自尊受挫,难获成就感。徐老师这段时间总和他心平气和的探讨有关学习生活的诸多问题,打开了他的心扉,也获得了他的尊重,使他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浓浓关爱,自己也变得更能理解老师们的苦心了。
考虑到山区的孩子们接触外界的机会有限,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孩子们强大的好奇心。支教团还专门募集近3000元的社会资金,购置了一批经由成员精心挑选,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书籍,预计将有174名学子直接受益。支教团还特地开展了“读书日”活动,教师们向孩子们传授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阅读的技巧,孩子们则自主发言,畅谈读书心得和推荐优秀书籍。“书籍对于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里的很多孩子向我们反映山里买书难甚至买不到书的困境,经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不能让孩子们错失阅读的机会,要让孩子们从小就从书本里汲取知识,培育气质。”党员支教团团长聂士聪说到。
支教队不仅在学习上对孩子们有所帮助,更是在生活上给孩子们奉上了真挚的关怀。为了探究学生们的生活环境,从而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支教队员们专程于7月16日当天走访了学校里部分学生的家庭。
“去年你们就来看过我,今年你们又来啦?!真的辛苦你们啦!”学生夏宝亮的爷爷对走了近半个小时山路的支教队员们说到。进屋环顾四周,破败的土坯房、简陋的陈设以及昏暗的环境令人格外揪心。据悉,夏宝亮家境贫困,父母患有重病,全家只能依赖政府资助勉强维持生计,去年支教队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决定要对他家进行长期帮扶。看着支教队员们翻山越岭为他带去的大米与食用油,夏爷爷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直言“希望我们宝亮好好学习,不要辜负这些哥哥姐姐的帮助和期望,考到城里的好大学去!”,众志愿者也勉励宝亮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早日为家庭分忧。
而为了开拓学生们的视野,丰富同学们的精神世界。支教团还特别开设了为期半天的“趣味运动会”。拔河、两人三足、摸石头过河……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令孩子们在学习之余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不少家长还在比赛当天来到学校围观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当地有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陪伴的缺失使他们有些内向害羞。游戏与运动也能促进孩子们打开心扉,变得更加自信,敢于与人交往,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负责组织孩子们参与活动的聂士聪说到。
守望相助,交互心的连接
短短的十五天里,支教队员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着孩子们,而孩子们的点滴成长也感动着心情耕耘的队员们。当得知老师们生活物资经费有限,需要自己买菜做饭时,不少孩子选择以“送菜”的方式来为老师分担负担。“宝贝儿!你怎么来啦!”7月18日午间,支教队员们正在吃饭时六年级学子罗秋月提着自家的蔬菜和鸡蛋来到了教师食堂,六年级班主任栗晨霞赶紧上去迎接她。“看着她的小手都被塑料袋勒红了,我真的感到很心疼!”栗晨霞说到。孩子还提来了自己和妈妈亲自炸的米酥,说虽然炸的时候被溅起的油星烫了好几下,但只要老师喜欢,自己也就没有白辛苦。质朴的言语令在场的老师们无不为之动容。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离别的日子就已到来。7月25日早晨6点,孩子们早早的就聚集在了学校里,为老师送别。他们拉着老师们的手,讲故事聊过往;又或者帮老师们抬箱子提背包,小小的脸上淌的全是汗,也丝毫不肯放弃。眼见老师们一个个登上了回程的大巴车,孩子们也不肯离去,执着的向车窗挥动着小手。
“老师!做菜是不是艺术”大巴车上,教孩子们艺术鉴赏的徐子崴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她无不感慨的说到“这半个月稍纵即逝,但我过得无比充实;虽然我已经完成了支教任务,离开了那里,但我知道我和孩子们依旧心连心!”
是的,志愿者们曾经在这条耕读之路上缓缓前行,怀揣爱和温暖为沿途的种子播撒阳光和雨露,帮助它们茁壮成长,拥抱风雨。而以后,他们依然会在这条路上缓缓前行,收获更多的成长,领略更多地风景,或许那些曾经被他们浇灌、照耀过得种子们,会在他们未来的路上长成美丽的花朵,为他们送去馨香的与绮丽的景象。